1)水肿_癫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脉

  水肿之证,有阴有阳,察脉观色,问证须详。阴脉沉迟,其色青白,不渴而泻,小便清涩;脉或沉数,色赤而黄,燥粪赤溺,兼渴为阳。

  病

  夫肿者,钟也,寒热气所钟聚也,为病有十水之分。其本乃湿热所致,《内经》曰∶诸湿肿满,皆属脾土。夫脾虚不能制水,水渍妄行,故通身面目四肢皆浮而肿,名曰水肿。或腹大如鼓,而面目四肢不肿者,名曰蛊胀。朝宽暮急,是血虚;暮宽朝急,是气虚;朝暮急,血气俱虚。

  治

  治法∶身有热者,水气在表,可汗之;身无热者,水气在里,可下之。其间通利小便,顺气和脾,俱不可缓。然证虽可下,又当度其轻重,不可过用大戟、芫花、甘遂等利水猛烈之剂,一发不收,峻决者易,固闭者难,水气复来,而无可治之也。

  一、凡肿病,见大便滑泄,与夫唇黑,缺盆平,脐突,足平,背平,或肉硬,或手掌平,又或男从脚下肿而上,女从身上肿而下∶并不治也。又曰∶膨病水气,人面黑者,肝绝也;两眉凸起,肺绝也;脐中突出者,脾绝也;两手无绞者,心绝也;下疰脚肿者,肾绝也。此五证内显一证,不可治也。

  一、患人腹上用手按之有窝者,可治。脉壮者易治,脉微者难痊。

  一、遍身肿,烦渴,小便赤涩,大便闭,身热脉沉数者,此属阳水,以八正散主之。

  一、遍身肿,不烦渴,大便溏,小便少不涩,身不热,脉沉者,此属阴水,以胃苓汤主之。

  一、水气浮肿,因于气者,以分心气饮加猪苓、泽泻、车前子、葶苈子、木瓜、麦门冬。

  一、通身皮肤光肿如泡,手按成窟,举手即满者,是因脾虚不能制水,水渍妄行故也。法当补脾,使脾气得实,则自健运,切不可下,忌食羊肉。腰以上肿宜发汗,腰以下肿宜行小便,此仲景之妙法。

  一、病患六脉数,四肢肿满,腹痛发热,小便少,大便闭,治以温中养胃,非也。皆由三焦蓄热,大小便闭,无发泄,故流出经络,五脏充溢,而成肿胀,宜败毒散加麻黄、防风、枳实发散,次以利气丸下之,或八正散。

  方消肿调脾顺气汤(刘司寇传)治水肿,消胀满,顺气和脾,除湿利水。

  苍术陈皮浓朴草果砂仁猪苓木香槟榔(男雄女雌)

  大腹皮香附枳壳泽泻桔梗三棱莪术官桂大茴香木通人参木瓜桑白皮牵牛(女用黑,男用白)大黄甘草

  上锉,生姜煎服。

  加减胃苓汤(云林制)〔批〕(按此方消中利水和药之剂)治肿。

  苍术(米泔制,一钱半)陈皮(去白,一钱)浓朴(姜炒,八分)甘草(炙,三分)猪苓(八分)泽泻(一钱)白术(去芦,一钱)赤茯苓(去皮,一钱)神曲(炒,八分)山楂(去核,七分)砂仁(炒,七

  请收藏:https://m.bqs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