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痛_癫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脉

  沉弦细动,皆是痛证。心痛在寸,腹痛在关,下部在尺,脉象显然。坚实不大便者下之,痛甚者脉必伏。阳微阴弦短而涩者,皆心痛也。脉沉细而迟者,易治。浮大弦长,皆难治。

  病

  夫心痛者,即胃脘痛也。其种有九∶曰饮,曰食,曰风,曰冷,曰热,曰悸,曰虫,曰疰,曰去来痛。

  名虽不同,未有不由清痰食积郁于中,七情九气触于内之所致也。治法须分新久,若明知身受寒气,口得寒物,而病于初传之时,当以温散,或温利之药。若得稍久,则成郁矣。郁则成热,又当以温散药内加苦寒之药,温治其标,寒治其本也。由是古方多用山栀为君,热药为之向导,则邪易伏而病易安。若纵恣口腹,不谨调食,则病复作,必难治也,此病日久,不食亦不死。若痛方止,便吃还痛,必须三五服药后,渐而少食,庶获痊愈。其有真心痛者,因太阳触犯心君,或污血冲心而痛极,手足青过节者,旦发而夕死,非药所能治也。

  治

  诸痛不可用补气,气旺不通,而痛愈甚。故云∶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也。

  一、凡痛在心,连两胁至两乳下,牵引背板、匙骨下而痛者,实热也。

  一、凡痛在小腹,连脐左右上下痛,手足厥冷者,虚寒也。

  一、凡心痛以物拄按则痛止者,挟虚也,以二陈汤加炒干姜和之。

  一、凡心痛因平日喜食热物,所以致流于胃口作疼痛,用桃仁承气汤下之,若轻者用韭汁、桔梗能提气,血药中兼用之。

  一、凡心膈大痛,攻走腰背,发厥呕吐,诸药不效者,就吐中以鹅翎探之,出痰积碗许,而痛即止。

  一、虫痛者,必面上白斑唇红,又痛后便能食,时作时止是也,用二陈汤加苦楝根皮煎服。上半月虫头向上易治,下半月虫头向下难治。或曰痛而久卧不安,自按心腹时大叫,或青,或黄唇缓目无精光者,虫痛也。又曰∶腹痛肚大青筋者,取虫丸主之。

  一、心痛卒急无药,以盐置刀头,烧红淬入水中,乘热饮之,吐痰而愈。此法治搅肠痧,大痛已死者,立效。

  谨按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夫胃脘、心脾痛者,或因身受寒邪,口食冷物,内有郁热,素有顽痰、死血,或因恼怒气滞,虫动作痛,种种不同,若不分而治之,何能愈乎?余曰∶是寒则温之,是热则清之,是痰则化之,是血则散之,是气则顺之,是虫则杀之,庶乎临证不眩惑矣。

  方清热解郁汤(西园公方)治心痛,即胃脘痛,一服即止。

  山栀仁(炒黑,一钱半)枳壳(面炒,一钱)西芎(一钱)黄连(炒,七分)陈皮(五分)苍术(米泔浸,七分)香附(一钱)干姜(炒黑,五分)甘草(五分)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水煎热服。服后戒饭食大半日,

  请收藏:https://m.bqs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