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九十五章 制造舆论_重启南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这首诗在后世被广泛传播开来,甚至被当作南宋时期最能体现人们对北归愿望的代表作之一。

  从赵构的态度来看,万航深知,这首诗的作用还是达到了。

  因为在这个时代,临安行在的繁华已经迷惑了大多数人的眼睛,只要皇帝拒不发令北伐,枢密院似乎也没什么作为。

  尽管韩世忠已经北上,李宝率领的横江军已经打响了海战第一枪,展现了南宋尚不自知的军事实力。

  但是,议和派依然抹不开面子,何铸耿直过度,在朝堂上多次就北伐一事引发朝堂骂战,这为赵构大为不喜。

  国子监祭酒闵元真一向不发表意见,但是在兵部尚书张宗元的眼神示意下,罕见走出班部,反驳了何铸。

  何铸身为宰相,天下三分权已然在手,但是为人处事上到底不如秦桧懂得左右逢源。

  尤其是,听到府中下人也在吟诵“直把杭州作汴州”之句时,他的内心极为触动,所以在朝堂上说道:

  “你们这些南方锦衣里出来的人,跟我们哪能相比?”

  一句话,便引发了旧臣和新贵之间的口水战。

  赵构不得不猛拍御座扶手,廖汇荣心领神会,连忙喊:“官家龙体欠安,准予退朝!”

  这才算把这场骂战给暂时停了下来。

  ……

  令这首诗火爆起来的地方,不是临安壹号,也不是风雅阁,更不是勾栏瓦舍,而是长恩和脉望两座书馆,还有国子监。

  书馆是贫穷书生们的圣地,李清照虽然不常来,但是人人都知道里面的典藏都是出自她和丈夫的心血。

  而这两座书馆一旦不再继续,所有书本都会被收入皇室藏书阁。

  鉴于这点,书生们尤其珍惜在这里度过的时光。

  当然,让这首诗得以传播的“始作俑者”,不是别人,正是陆游陆务观。

  他从风雅阁回来后,就动起了小脑筋,但是总觉得印制在报纸上,不甚妥当。

  虞允文正在啃书,明年春闱,他是不能再错过了。

  左右无事,便抄写起来,两人一发不可收拾,抄完不算,还发到了书馆,并鼓励大家一同抄写,并传扬出去。

  就这样,这首平平无奇的七言绝句,像秋后的霜,一夜间被人传颂。

  也不知是哪个才华横溢的,竟还谱了曲子,成了孩童们口中最为流行的“童谣”。

  无数从前朝过来的老人们,听到后,忍不住老泪纵横!

  没错!

  是他们在临安太久,享受着繁华世界带来的优越感,几乎已经不记得那屈辱的历史了。

  向来,也不过十几年光景,一代人都还没长大呢!

  他们深感自责,并且后悔,因为一直认为那是屈辱的历史,不敢跟家中小儿提及,导致新一代全无民族责任感。

  万航不知道的是,他还没出门,李清

  请收藏:https://m.bqs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