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3章 星河影摇三军动(十一)_1875我来自未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83】星河影摇三军动(十一)

  根据地在姚梵的军事化管理下有条不紊地运行着,为了解决即将到来的粮食短缺,姚梵决定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

  在实行粮食统购统销之前,姚梵的粮食来源有三个方面,一是从2012购买,二是依靠上交的公粮,三是从市场上向粮商购买。考虑到将来粮食的缺口很大,依赖2012的市场购粮明显不是一个最佳方案。

  正如1953年新中国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时中央的考虑,那时候陈云同志曾经说过:“有的同志提出,去掉商人,我们可以多买一点粮食。我看去掉商人并不等于农民的粮食一定可以多卖给国家。”

  新中国那批领导人都是洞悉世故的人精,他们知道农民手中有余粮的时候,是不大愿意卖的,小农经济中的农民对于粮食非常倾向于惜售备荒或者酿酒甚至拿来养牲口。而且国家的批量收购价一般来说是不可能高于市场零售价格的,而且一旦遇到饥荒的灾年,农民惜售心理就更加强烈。这会导zhì一方面国家手里拿不出粮食来赈灾,另一方面部分地区的百姓家里存粮很多,一旦保管不善还要发霉,而精明的农民把发霉的粮食稍加处理后照样卖,完全不顾霉变粮食中强力致癌的黄曲霉毒素会危hài健康,毕竟世上总有贪小便宜的买粮人存zài。

  对于姚梵来说,眼下提高粮食储备的最佳手段就是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在这个农业产量极低的时代,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粮食安全政策,对于种粮农民来说,他们唯一关心的就是粮食统购统销的价格,每年制定出一个让老百姓满意的价格最为关键。

  由于1875年的局部旱灾,眼下粮价猛涨,一百斤米要七两银子,但这已经比过年时八两银子一百斤的价格下降了很多。由于对根据地将近一半的地主实施了土改,给贫雇农实行了分田分余粮政策后,许多地主在慌乱之下大量出售存粮,全家携带资产偷偷逃亡。

  姚梵并没有用暴力手段制止这种逃亡,只是宣布一qiē逃亡地主的土地都将立刻实行土改。

  如今姚梵手下部队、工人、俘虏加起来已经两万多人,他从2011采购的五千吨籼米如今已经快吃完了,好在还有土改中分得的大量地主存粮,总计一万一千吨,加上缴获的清军军粮一千吨,姚梵手里有一万两千吨的粮食,足够六万人的部队饱饱地吃一年。

  但根据目前担任山东公社商业委员会主任的贺万年初步估算,如果1876年的旱灾真的恶化,像姚梵所说波及面这样广的话,全年仅姚梵目前所占领的根据地内,就有三十万吨的粮食缺口,如果姚梵解放了全山东,粮食缺口将达到一百万吨。

  尽管姚梵可以用时空贸

  请收藏:https://m.bqs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