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91章攻打高句丽_大唐古武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要金胜曼没有干涉他的部署,司徒长风才不会去管她的私生活,当然他也不会担心金胜曼嫁给李泰,日后找他麻烦。

  接受新罗,就比百济又要快一些,一来新罗人少一些,只有二百万不到的人口;二来是大唐来的官员都成了熟手,自然更加熟练。

  从新罗又挑选了五万精锐青壮,五万辅兵,加上百济的人手,又训练一个月,直到七月中旬,整合完毕,大军再次进逼高句丽。

  这次出征人手就非常充足了,新罗,百济战士就有三十万,再加上大唐出动二十八万,五十八万大军,浩浩荡荡开进高句丽地界。

  一路前行,整整五天没有见到一个人影,就像到了荒凉的大漠一样,村庄没人,县城也没人,别说是人,连鸡犬都没有一个。

  司徒长风当然知道,这就是高句丽惯用战术,坚壁清野,拖长战线,一来可以寻找更多机会,二来增加大唐后勤消耗,实在不行还可以拖延到冬季,利用辽东冬季酷寒,等敌人自动退兵。

  可惜他们是老思想,还以为大唐和前隋差不多,按照以前大唐实力去估算。

  但是有两点错误,第一这次大唐是从海上进攻,后勤路线非常轻松。

  如果说陆地上运送粮草十分送出,到地点只有三分,那么海上运输,最少也有七分,更何况新罗,百济还有存粮支持。

  第二个错误,也就是方向性错误,从百济,新罗方向进攻,完全绕开了高句丽修建的长城,这一面防御薄弱许多!

  而且司徒长风并不急于求胜,十五万辅兵,加上十五万新兵,新兵在前,辅兵在后,开辟出一条宽敞之路,直逼平襄。

  沿途还修建有防御工事,保证了退路安全,三万精锐骑兵,游弋探查,也保证了伏兵无效。

  八月底,经过一个多月行军,大军逼近平襄,与平襄城隔河相望。

  波涛汹涌的大同江边,高句丽修建了许多防御工事,看样子是想要据险而守。

  司徒长风留下五万新罗辅兵,在对岸砍伐树木,新建船只,做出一付要渡江强攻的样子。

  正在高句丽紧张不已,脱离重兵于河对岸之时,司徒长风带人从海上登陆,已经兵临城下。

  虽然出其不意,但是并未攻打平襄城,一来城中守卫不少,二来第一批只有三万人登陆。

  等到高句丽回援,所有大唐士兵已经对平襄进行了围三厥一。

  正面对阵,司徒长风才发现高句丽居然多了两支援军。

  一支有五万奚人,一支有十五万契丹人。

  五万奚人,十五万契丹人,这几乎是他们全族绝大部分战士,这让司徒长风有些不解,为何他们会举族相抗。

  “耶律楚雄,汝居然敢抗衡天兵,莫非想要举族灭亡不成?”司徒长风骑着白玉犀牛,杀气腾腾的喝问道。

  一名头上小辫子众多,满脸胡须的中年

  请收藏:https://m.bqs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