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四章 寿宴_我的大明新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片江山。

  朱高燧更不行,他在军中最大的支持者就是常山卫指挥使孟贤,孟贤也是如今的保定候,亚圣孟子的第五十六代孙孟瑛的庶长兄。

  如今孟瑛已经紧密地站在朱瞻基的身后,孟贤对朱高燧还有多少忠诚,也非常值得怀疑。

  而且如今的朱高燧精力全部放在了赚钱上,早就摆明了姿态,要做一个富贵闲人。

  所以,朱瞻基有很大可能成为第二个建文帝,直接以皇孙登基,但是绝对不会成为第二个被皇叔夺位的建文帝。

  朱瞻基当然知道这些勋贵的心思,他也需要这些勋贵来稳固自己的地位,所以绝对不会拒绝他们的依附。

  只是重用不重用,这就不是由他们的爵位和官职来决定,而是由他们的能力来决定。

  “殿下,如今新募兵员之事,陛下已经托付臣,只是这次募集兵员,主要就是为填补殿下的幼军营,这募兵只标准,还望殿下示下。”

  说话的是成国公朱勇,他是靖难之役第二功臣朱能之子,仅仅比朱瞻基大七岁,今年刚好三十岁,如今是中军都督府右都督。

  朱能早年任燕山中护卫副千户,随朱棣征漠北,骁勇善战。

  他在靖难之役期间夺取北平九门,先后击败耿炳文、李景隆,在灵璧俘虏平安等南军名将,收降十万南军,累功至左军都督府左都督,封成国公,加太子太傅。

  永乐四年,朱能担任征夷将军,征讨安南,不幸病死于军中,追封东平王,谥号武烈。

  在朱瞻基前世的记忆中,此人也算忠诚,死于土木堡之变。

  在这一世,他也早就将朱勇的事迹了解的清清楚楚。

  他十五岁就死了父亲,十六岁袭爵成国公,虽然如今年近而立,但是因为一直没有征战过,所以领军能力如何,谁也不敢保证。

  他如今虽然是中军都督府右都督,但是并没有掌府事,也就是没有实权。

  但是中军都督府一直掌管京营,他不能掌领军权,但是一些辅助的活还是会交给他办。

  朱瞻基的幼军原本是两万两千人,但是出海途中,在南洲留下一部分,在休达留下一部分,在克里特岛留下大半个卫,在苏伊士更是留下了近万人。

  以至于回到大明,如今四个卫的幼军,如今只剩下了数千人,仅有一卫人马多一点。

  所以朱棣下令,从应天府,中都附近征召勋贵子弟,烈士子弟,不仅要补足幼军四卫人马两万两千多人,还要再增加两卫人马,凑足三万五千精兵。

  这三万五千人是朱瞻基是亲军,也是他今后手里的主要警卫力量,如何挑选,自然由朱瞻基做主。

  但是实际上,虽然要挑选三万五千人,实际上,要招收的兵员超过五万。

  足底这次带走了大半京营,虽然现在有朱瞻基的海军第一舰队,近五万人拱卫京城,人数还是略显不足

  请收藏:https://m.bqs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