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三章 尘埃落定_我的大明新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一帮宗室和勋贵身上,他们平日是绝对不会出现在这里的。

  特别是汉王,已经就藩,并且被幽禁在乐安的他被剥夺了汉王的爵位,今日即使进了奉天殿,也只是被安排在了勋贵的后面。

  昨日朱瞻基虽然知道了他有心西征,但是朱棣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却没有透露出来。

  不管是王彦,还是杨荣,在没有得到朱棣允许的时候,也不敢随便就把朱棣的心意泄露出来。

  主要是朱瞻基觉得没有必要对他们施压,否则他们也会将朱棣的意图告诉他。

  不管朱棣如何安排,都不过是大潮中的一点浪花,影响不了大潮。

  大堂中一片肃静,只有王彦的声音一句一句响起,随着传令太监的声音传遍整个奉天殿内外。

  “兹命武安侯郑亨为北路军前营总兵官……”

  “兹命兵部尚书黄福为北路军后营总兵官……”

  “兹命御马监太监孟骥为北路军监军……”

  “兹命隆平侯张信为南路军前营总兵官……”

  “兹命忠武侯刘江为南路军水师总兵官……”

  “兹命驸马都尉沐昕为南路军前营提督……”

  “兹命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张昶为京军提督……”

  朱瞻基楞了一下,没有想到朱棣竟然把自己的舅舅给调了出去,还委以如此重任。

  这应该是在防范自己少不更事,手里有了权力就大力排除异己吧。

  “兹命福安子黄渊为南路军后军总兵官……”

  如果说任命张昶为京军提督还让人能想的通,任命还不到三十岁的黄渊为后营总兵官,这个任命出乎绝大多数人的意料。

  不说他一个子爵就骑在了许多侯爵,伯爵的头上,就是他的年纪也让人惊讶不已。

  不少大臣都把惊诧的目光看向了内阁首辅杨荣,在内阁之中,即使杨荣不得重用,也还有一个精通军务的金幼孜啊。

  为何这两人都不使用,偏偏用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黄渊?

  这黄福,黄渊父子,一文一武,却分别担任南北两路大军的后营总兵官,这可是满朝文武都从来没有过的荣耀。

  黔国公沐晟数次上书,想要为朱棣前锋,参与西征,朱棣都没有同意,就是怕他功大盖主,赏无可赏。

  现在黄家父子却受到如此重用,实在让人意外。

  但是杨荣,金幼孜两人都面带微笑,丝毫没有被朱棣抛弃的失落感。众人很快就明白了过来,这两人是被朱棣留下来辅佐太孙的了。

  除了南北两路大军的总兵和提督,还有数十伯爵分别率领各部,担任了指挥使一职。

  这次出兵,仅仅南路军陆军就有京卫三十四个,加上神机营三万火枪手,一万炮兵,计十五万余人。

  另从南部卫所抽调山地兵力共计五万人,凑足二十万大军。

  除此之外,海军,內监抽调船只一千两百余艘,将士近十万人。

  不过海军这次不会

  请收藏:https://m.bqs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