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一章 外面天翻地覆与我何干_回到唐朝当王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秋冬两季,是枯水期,对修筑堤坝是很有利的事。>网因为有朝廷的支持,各路官府大开绿灯,一切所用的材料,绝对是第一时间快补给,所以,运河边工地上的民工全部加足马力日夜抢赶进度,眼看着就快要到年底了,他们都希望修筑堤坝的工程能在年底前结束,这样就能赶回家和家人团聚。

  不得不说,劳动的人民最美,他们这股干劲儿,传递了一种劳动美德,比起当年隋炀帝毫无理由征调民工修大运河弄得全国怨声载道,蓝田侯在江南征调十万民工修筑运河堤坝,相反得到的却是一片赞美。

  从来没有那个征调民工的大官,会得到上至官员下至百姓的赞美之声。

  的确,所有的民工都知道,蓝田侯是个体恤百姓的好官。

  干活不是白干,每天有铜板可拿。修河也很随便,不会强行逼迫过度劳累,真正的把民工当人看,没有严管的吏目跟在身后拿着鞭子抽打,也不会要求没日没夜地劳作。甚至隔三差五还会休假,简直就是劳动者的福音。其实他们都不知道,就凭他们每天坚持工作八个时辰,已经让蓝田侯觉得在压榨廉价劳动力。

  当然,劳动力三个字儿,只能偷偷地在陈华心里面过滤。这种前的思想,还不适合只能小打小闹的大唐子民,否则会在他们心里生根出某种可怕的种子,到时候陈华可不能那么容易剥削任何一个人了。

  运河的工程,就没有受到任何官方的约束而停止。相反,朝廷派的物资,反而越来越多地运来江南,支援着受灾的地方。

  以前那里受了灾,救援的物资,朝廷都是越往后,派的越来越少,因为国库消耗不起,无论是救助灾民,还是河工治理,都是有固定的一个数目。就好比老李当初拨给陈华四十万贯铜钱,这已经是朝廷能拿出来的最大数目。

  但是,从各个州府报上来得到朝廷拨来的铜钱,合计起来远远过了四十万贯。

  这并不是因为老李慷慨大方,而是,在这个时候,陈华终于知道,由他提议的全国募捐,取得了一个多么震撼的成效。

  朝廷起的全国募捐,在全国各道州府中取得显著的效果。尤其是像江南道这样富庶的地方,募捐的资金,更是恐怖的吓人。

  江南从不缺乏富商,有钱人就和湖里面的鱼一样多。整个大唐十道,江南道募捐得到的资金,就占了一半。整整四十万贯,全国其他各道,加起来整整百万贯之多。

  由魏征管理的募捐署,可没有贪污一文银子,经过众多精通会计的官员统计得出,全国募捐得到的铜钱,的确过百万贯。这一数目报上去,顿时全朝堂鸦雀无声,文臣武将傻眼儿了,心里纳闷,怎么大唐朝的贵族,突然间那么有爱心了呢,以往就是要他们捐一个子儿都要哭闹一番。

  请收藏:https://m.bqs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