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九章 常知足,当解脱_郭襄后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夺回江山,就连亲人的遗体都险些无法完全的救回!只觉得活了这三十多年,一直坚持的坚信的执着的全都崩塌了,能依靠的可以牵挂的统统离自己而去,顿时失去了生存下去的理由!

  行尸走肉般游荡的那段日子,真的不堪回首,虽然遇到风陵后她轻生的心减了不少,但实际上还是漫无目的,就连来到峨眉山上都是被蒙古兵一路追赶至此,至于之后将如何,她不去想,也根本想不出。

  多年来的经历和情感流水一样在她脑中眼前划过,随着水池中似有似无的波纹一起时隐时现,眼前渐渐蒙上一层雾,又渐渐散去,但又再次模糊,她闭上眼,却没有泪流下来。

  “是不是很奇怪,这里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水池?”忘忧从茅屋中走出来,站在她跟前问道。

  忘忧虽然赶路中,还是每天坚持完成早晚课才会休息,只是想不到会主动来跟她说话。

  郭襄看向她,用目光示意她的疑惑,忘忧接着道:“峨眉山乃普贤菩萨道场,传说普贤大士骑象登上峨眉,见此处有一泉眼,便以泉水洗象,此后每每登峨嵋都要再次汲水洗象,逐渐便成的如今这个水池。”

  此时皓月当空,万籁俱寂,清光无限,四周古木参天,月光映入池中,水天一色,郭襄想着她所讲的情景,只觉得恍如仙境一般。

  “原来有这样的典故,难怪这里幽静如斯,人坐在旁边,也安静了许多。”郭襄道。

  “来敬佛者,多为求内心宁静,世间纷乱烦扰之事太多,如果都能忘掉多好。”忘忧说道。

  郭襄想起她的法号,心中默念“忘忧,忘忧。”如果真的可以忘掉烦恼之事,是不是可以轻松些呢?

  忽然想起当年和杨过一起为替史家三哥取得灵狐血,去求瑛姑,又为了瑛姑去找老顽童,兜兜转转解开了瑛姑、老顽童和一灯大师三人之间几十年的恩怨,瑛姑为了未满月而死的儿子恨一灯恨裘千丈恨了几十年,但最后一次见到仇人裘千丈的时候却认他不出,即便那样还是对裘千丈恨之入骨。她的对裘千丈的仇怨比之样过对小龙女的爱恋不知执着了多少倍,虽然最后因为自己和杨过的原因得以和周伯通安享晚年,却错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

  如果她能忘忧,是不是就不会浪费一生的时间,过一个平凡女子的一生?

  她又想起母亲给她讲述杨过与小龙女的故事时讲过的他那个师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女魔头,也是一念执着于一个情字,一生踯躅在一个情字,最后也死于一个情字。

  如果她能忘忧,是不是也可以不致泥足深陷,过一个平凡女子的一生?

  复又想到自己,这么多年散不去解不开的情节都是源于一个杨过,自从将第一枚金针交还给他,他应她的要求摘下面具那一刻起,

  请收藏:https://m.bqs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