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二九节 上新闻了_大时代从1983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终于,七点三十五分。

  主持人只站出来,一句话没说,就直接上画面。

  画面一出现,白昊惊呆了,九分厂所有人,包括认识白昊的人全都笑喷了。

  画面中,白昊坐在九分厂一车间的行车上,一副要往下跳的架势。而行车下,李三炮拿着板手在骂,封遇春和伍千野在劝:“我们保证不改了,绝对这次是定稿。”

  “不行,你们写保证书。”

  “好,好。我们写。”

  这时主持人才出来讲话:“这位年轻是工电第九分厂的厂长,很年轻。但就是这个年轻人手绘了最原始的四轴的加工中心结构图,就厂务记录他一共爬了三次行车,威胁所有参与人员要最终定稿,而不再临时增加修改意见。”

  “就这样,在这样简陋的环境之中,夏国第一台自主设计,自主制造的镗铣四轴加工中心的雏形机被造了出来。”

  画面一转,全是满脸油污的人。从机器缝隙之中钻出来,然后冲着镜头比了一个大拇指。

  机器动了。

  一匹浮雕的奔马被雕了出来。

  下一个画面,一个个黑眼镜,包着军大衣在桌前不断计算,不断记录的学生们,以及那堆成山的试验数据,还有那堆成山的废弃图纸,以及旁边一堆堆废弃的配件。

  这不是新闻,这是一部剪辑而成的纪录片。

  讲述着从一堆图纸到雏形机,再到失败的纯国产配件机器,再到最终设计定量的准量产机的全过程。

  其中所有重要画面跳过,拍数据的时候模糊化。

  唯有那只用机器一次性连续不停刀加工出来的马踏飞燕纯铝雕像被完整的保留了过程。

  真正的内行人。

  他们可以看得出这机器的精度,这机器的力量。

  这是真正的四轴联动加工中心。

  “哎呀妈呀……

  “嘛玩儿……

  “哇……

  凤凰山城,某个破旧的楼上,一个四十岁的男人拉开窗户人冲外,手指着电视冲着窗户外大喊:“啾见没有,这是我大侄儿……”

  张建华,他甚至比白昊的养父张建国还兴奋,还好这时代没有智能手机。否则他能把朋友圈屠版。

  新闻已经到了尾声。

  白昊开篇,依旧是白昊结尾。

  一张被无限模糊化的图,白昊指着图声嘶力竭的喊着:“五轴,这东西就是五轴的关键。”图是什么样,没有人看得清。

  却有一个声音传来:“这里面就一个齿轮的材料,二百万听个响。”

  又一个声音传来:“我估摸着,没有几百次的组装测试,光看理论算不出来结果。”

  画面停止,主持人的声音传来:“五轴,他们还在拼命的努力,任重而道远。”

  新闻结束,一条不要钱的广告出现了。

  夏国一台的广告费一秒几斤钞票呢?

  反正贵的要死。

  但这次给了三十秒。

  京兆第一机床上,今年一百六十台镗铣加工中心,可

  请收藏:https://m.bqs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