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 申王之义_盛唐高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隆基的话音一落,在场的几位兄弟都下意识闭口不语。

  玄宗上位后,采纳姚崇十谏,励精图治,国力不断攀升,颇有当年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的风采,然而,在繁华的背后,开元初期的边境,远远没有贞观时那样稳如泰山。

  太宗李世民文武兼备,是在马背上夺取的江山,麾下人才济济、名将辈出,李靖、程咬金、候君集、段志玄、秦叔宝等将领都是独当一面的将才,专治各种不服,用自己的文治武功,打出一个“天可汗”的美名,相邻的小国在李二的锋芒下,躲都来不及,哪敢挑衅?

  经历几代的安稳日子,昔日那支威名远播的大唐铁骑好像被安逸的日子磨去了不少血性,将才调零,就是去年,大将军薛讷率六万精兵在滦水谷之战全军覆没,只身只带几百人逃出生天,这给励精图治的李隆基当头一棒。

  滦水谷一役后,契丹越发猖獗,屡屡挑衅,而吐蕃看到大唐“积弱”,人也有挑事的苗头,看似歌舞升平的大唐,其实隐藏着许多危机。

  大将军薛讷兵败滦水谷,仅仅只是贬为凡人,与吐番作战时再次复出,为什么,就是大唐能用的将领太少,以至李隆基留着他的命,有需要时让他再次披甲上阵。

  要是有初唐那样名将齐集,至于吗?

  李成义突然开口道:“代国公安在,这些鼠辈还敢这么放肆?”

  “这是朕之过。”想起郭元振昔日的功劳,李隆基有些感叹地说。

  郭元振生时,长袖善舞,离间吐蕃、治理凉州、都护安西,用一个稳固的边防回报朝廷和皇上对他的信任,并辅助唐玄宗诛杀太平公主,力扶玄宗上位,为开元盛世立下汗马功劳,可惜.....

  宋王李成器点点头说:“代国公的确是难得一见的人才,只是他为人有些不自持,三弟无须自责。”

  “是啊,三哥”薛王李隆范也开口:“代国公走了,三哥对他后人不薄,代国公泉下有灵,定会感恩戴德。”

  在花萼楼里,身边都是自己的兄弟,李隆基说话有也没那么多顾忌,闻言开口道:“平心而论,元振功大于过,大唐能有今天的局面,他功不可抹,若不是骊山之变,肯定走得更远,算了,希望他的后人不要怨恨朕就行了。”

  “三弟,这个...”李成义欲言又止道。

  李隆基马上说:“二哥,有什么事,但说无妨,在花萼楼,没有君臣之别,只有兄弟之谊。”

  “好,不过在说这之前,请容许某卖个小关子,一会让你们开开眼。”李成义一脸神秘地说。

  一听到有新鲜玩意,岐王李隆业马上来了精神,焦急地问道:“二哥,有什么好玩意,看你说得那么玄乎,弄得某都焦急了。”

  兄弟几人生于帝王之家,一个个可以说见多识广,听到李成义说让众人

  请收藏:https://m.bqs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