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5 天业云剑_我的深海渔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蒙古帝国不仅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它还标志着人类陆上霸权时代的结束。

  蒙古帝国是人类陆上霸权的最巅峰,蒙古帝国衰败后,人类步入到了海洋霸权时代,随后,依靠海洋的国家纷纷开始崛起,人类进入到大航海时代。

  或许正因为看到了陆上霸权的弊端。所以忽必烈在建立大元王朝后,开始非常积极训练海军。

  忽必烈在位时期,东瀛多次惹恼了忽必烈。

  于是,公元1274年,忽必烈命凤州经略使忻都、高丽军民总管洪茶立,统率蒙古、高丽的万大军,分乘900艘战舰,第一次征讨东瀛,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超大规模跨海作战。

  蒙古大军浩浩荡荡杀向东瀛,但最终却无疾而终,败于“神风”。

  忽必烈在第一次征伐东瀛失败后很不甘心,他迫切的希望通过一次胜利来洗刷上次战败的耻辱,于是在7年之后再次发动了对东瀛的进攻。

  公元1281年,元世祖忽必烈命元军兵分两路再次远征东瀛。

  这两路大军一路由蒙古人忻都率领,其军中大部分都是蒙古人和色目人,大约有四万多人,而另一路大军是范文虎率领的十万江南汉军,这两路大军由元朝大将阿剌罕率领,他命令这两支军队于当年的七月在东瀛的壹岐岛会师。

  结果这次的远征,蒙古大军再次遭遇到了所谓的“神风”,结果跟第一次一样,无疾而终。

  对于13世纪元世祖忽必烈两次远征东瀛的失败,很多史学家都归因于是“神风”天助,也就是台风相助。

  我们在古代文献中确实能够找到关于那两场台风的记载,并且科学家也通过分析沉积物的改变和锶浓度的变化确定当年台风在这一地区出现的频率比现在要高很多。

  但问题是,科学家还是无法判断出当年那两场风暴的具体强度,以及风暴与蒙古舰队的沉没究竟有多大关系。

  也就是说关于蒙古大军远征东瀛失败的真正原因依然不知道。

  沉船埋在海底泥土中。构成船体龙骨部分长大概有20米、宽超过80厘米,项阳猜测,这艘蒙古战船在完好时候,全长可能要超过30米。

  在七百年前,海上出现一艘长度超过30米的战船,绝对是一个奇迹。

  项阳猜测,这应该不是艘普通的战船。

  船舱的顶层,项阳终于发现了一具尸体。

  经过七百年的海水侵泡,尸体早就已经腐烂成了一堆白骨。

  但是那堆白骨的怀里,却紧紧地抱着一个石质的长盒。

  “这,这是鸡血石?”项阳盯着那长盒看了一会后有些难以置信地瞪大眼睛。

  项阳是不太了解玉石的。

  但我国是一个玉石大国,不仅仅国人使用玉石的历史长,也因为960万平米的大地上有着众多玉石。

  我国既是精神文化上的玉石大国,还

  请收藏:https://m.bqs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