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九十七章 水翼艇与气垫船(下)_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第三点其实也不难解决,最简单的方法是改用敏感度更低的引信,当然这个度并不是太好把握的,二战期间鱼雷引信敏感到海浪都能引爆的情况只有日本才较多见,但是其他列强所产的鱼雷却有另外一个严重问题,那就是鱼雷命中敌舰后常常会因为某些原因不能引爆,触发式受限于命中敌舰时的角度,而磁感应引信因为二战时期jishu尚不成熟,可靠性就更差了

  对此胡卫东决定双管齐下,在搞低敏感性触发式鱼雷引信应急的同时,还让特斯拉这个“电磁之王”分出一点精力领导一个小组试制磁感应鱼雷引信,能够赶在胜利之前成功最好,即便战争中没能用上,也算是一项jishu储备,毕竟磁感应鱼雷引信的潜力更大,再说胡卫东自己也能提供一点思路乃至jishu上的帮助。虽然同时开两个课题组会分散人力,但是反正鱼雷艇的设计建造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不必着急

  水翼艇性能是优异,但是建造成本相对常规的小艇也要高出很多,因此胡卫东决定这一方案暂时只用在威力巨大、而且对适航性要求相对较高(制导鱼雷发明之前,鱼雷艇的稳性直接影响鱼雷的精度。)的鱼雷艇上,而巡逻炮艇、猎潜艇、扫雷艇、布雷艇与大部分登陆艇则都采取传统设计,因为青岛造船厂(“修造船厂”这个名称不符合后世习惯,胡卫东将其改成“造船厂”了,再说这里本来就不应该只作为修船基地而存在。)本来就能生产500吨以下的小型舰艇,所以设计完成后马上就可以投产。要说还得感谢沈鸿烈担任青岛市长期间的努力,没有他的话青岛现在连艘小炮艇都造不出来,此前无论是德国人还是日本人,每次撤离的时候都会将它们建立的海军基地彻底毁掉,包括修造船厂在内,一点都不会留给青岛的下一任主人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反潜的需要。声纳研究所也已经在不久之前建立起来,而保密等级被定为“绝密”的制导研究所的课题中则添加了声响自导这个新项目(有线制导之前就已经开始研究了)。至于扫雷与布雷,现在却还无从谈起,因为中原边区目前还没有水雷的生产能力,按说水雷的制造要比鱼雷容易得多。但触发式水雷扫除起来实在太过简单。基本上没太大用处,所以胡卫东给引信研究所的科技人员下达了研制水压、声响与磁性引信的任务,由于身为弹药专家的胡卫东对此了解颇深,这一jishu含量很高的科研课题反倒进行得较为顺利。当然这也因为哪怕是同样类型的引信,水雷所用的设计制造起来也比鱼雷的要简单得多

  话说胡卫东现在也日渐意识到,那些看起来高科技的玩意,只要有shijie级的尖端

  请收藏:https://m.bqs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