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二十六章 儒、兵、墨、阴阳、纵横、心、农_我的世界双穿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外,将天下置之度外,将生死置之度外是为得道。

  但殊不知,心猿一旦放开,就一发不可收拾,底线就是这么被一步一步的踏出的。

  修成正果,一跃成仙,不老不死是得道。

  最终,李阳的答案是,自己心中满意,就是得道。

  看似没有道门神通,佛门心灵玄妙,也没有武道的强力,但是正所谓神通不敌天数,纵使再强大的神通,就能保证,他的志向和理想或者愿望都一定能实现吗?

  而儒门大修士,是定然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愿望的。

  因为,此门功法,是有其玄妙所在。

  “性灵的力量。”

  如果曾经真的存在修行,儒门修行法实在是太BUG了,哪一个君王不想要这样心想事成的力量?

  一群儒门修行者共同为一目标而努力,那再宏伟的目标,都可以成功实现,以至改变天下,改变世界!

  这就是儒门修士的可怕之处。

  就好像抽烟,多少人在刚开始抽的时候,想的是自己随便抽一下,以后想不抽就不抽了,但是结果这一步一旦踏出,又有几人最终能够回首?

  生活之中的许多小恶习,乃至多少踏错,犯罪,在最初之时,想法不过是上我只是做了这一点小错,以后想不做就不做,先放纵一二痛快痛快又如何?

  而李阳立下的志向,便为:得道。

  李阳将儒门修行法修行完毕,心中多了许多感悟,紧跟着又继续探究,浮现了【墨家】的知识。

  墨家,诸子百家之一。墨家强调整体的概念,主张“兼爱”、“尚同”、节用、非乐、“尚贤”等。

  “墨者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本节用,不可废也。”

  及蔽者为之,见俭之利,因以非礼,推兼爱之意,而不知别亲疏。

  《孟子》:“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证明了墨家曾经的辉煌。

  杨墨本是硬币的两个面,故杨墨互补,然古往今来人们都以孟子“距杨墨”的一般思维方式评价杨墨,这是有失公允的。

  墨家产生于战国时期。创始人为墨翟。墨家是一个纪律严密的团体,其首领称“钜子”,其成员到各国为官必须推行墨家主张,所得俸禄亦须向团体奉献。墨家关注现世战乱;后期墨家在逻辑学、光学等方面有重要贡献。

  墨子是华夏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曾担任宋国大夫,不仅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还是科学家、军事家。墨子出身于小手工业者,精通器械制造,并且是当时著名的军事机械制造专家。技术与同代著名的公输般齐名。

  墨家十大主张是: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即与人之间平等的相爱,反对战争,推崇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前期墨家在认识论方面提出了以经验为基础的认识方法,主张“闻之见之”、“取实与名”。

  请收藏:https://m.bqs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