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八章投桃报李_回档之无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苏晓在家人的关照下大学刚毕业就进了滨海日报社做实习编辑,如今已经快一年了。刚刚参加工作没有什么经验的她,即便有点儿关系,报社的领导也不敢让她接手重要的版块。

  不过,苏晓年前的一个建议却让报社的领导眼前一亮。

  “滨海是个旅游城市,任何人去另外一个城市旅游,所关注的其实很简单,哪里住方便,哪里好玩,哪里有特色的好吃的,去景点需要乘坐什么交通工具?总的来说就是吃住行,滨海日报并没有相关旅游板块,但如今国民消费水平提高,如果咱们报社能开一个版面专门介绍滨海的吃住行,不管是对市民还是对外地来滨海的游客,都能起到良好的参考作用。”

  报社是政府的喉舌,滨海日报的侧重点也更偏向时政一点,这原本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但这样一个正统的报社也有自己所面临的问题。

  比如,广告收入。

  很多商户想在报纸上做广告,一般都会选择销量更大的晚报,虽然日报的销量只比晚报略少,但因为受众的原因和政策要求,它不能像晚报那样随意刊登表述夸张的广告。

  是以,日报的广告收入相对晚报差了不是一星半点儿。

  苏晓的建议只是开一个新的版面,但报社的领导在这个行业里浸淫这么多年,他所能想到的则更多。

  从苏晓的这个建议中,他看到的不仅仅是新的版面,而是大大的广告收入!

  宾馆酒店、旅游景点、包车租车、饭店餐馆,有广告需求的,都可以刊登在这个版面上!如果是之前的滨海日报,这样的广告你放在哪儿?前面刚刚登了《滨海市政府2000年施政方针》下面跟着一个餐厅优惠大减价?这根本不搭调嘛。

  如果将类似的广告集中在一个广告专版上,那效果会如何?更多的会被读者当成废报纸来用,能真看的又有几个人?

  效果不好,你广告的价格就要不上去。这是个死循环,无解。

  而苏晓的这个建议,则很好的改善了这一点。

  更妙的事,报社最不缺的就是笔杆子。大伙儿指着这玩意儿吃饭,如果某家店想要打打广告,咱们还可以收一定费用,将其改成相应的推广软文,第一眼看来那只是一种介绍,但实际上却起到了广而告之的作用。

  对苏晓的此次建议,领导大加赞赏,直接委任她为“玩儿在滨海”板块的主编。

  这绝对算得上是委以重任了。

  苏晓也没让领导失望,伤人半年多来,干的也是有模有样,单独这个版面的广告收入,就让报社的整体广告收入比去年同比增长了10%!

  不过,外人眼里苏晓干的漂亮,自己的辛苦只有她自己清楚。

  第一文章不能瞎写。不能因为人家给钱你就瞎吹,一旦推出去反映不好,连带着报社声誉也会跟着受损。

  

  请收藏:https://m.bqs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